未來工廠將全面導入機器人智動化
全球製造業紛紛投入工業化4.0轉型,根據統計包括美國、德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未來五年投入資金可能高達9070億美元。工廠除了將全面導入機器人智動化,也會促使產業轉型腳步加速。
由於各項應用包括自動化機器人、感測器物聯網、供應鏈互聯網、銷售模式乃至於大數據分析,帶來智慧化生產的工業趨勢,將會帶動生產鏈價值以倍數成長,有助於提升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的能見度,而未來從業人員需要具備的工作技能也將不同以往。
2016年舉辦的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學者公布一份數位化對就業市場影響的預測報告,指出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可望創造200萬個工作機會,而相對低技能的勞工人口,則會面臨較大的失業壓力,只有針對原先的工作職能進行調整,才可以避免在數位化趨勢的浪潮被淘汰。
經濟部推動「智慧化生產工程師」能力鑑定
經濟部也因應台灣產業轉型帶來龐大的人才需求,自105年起透過專案,全力推動產業人士參與人才能力鑑定業務,召集產、官、學、研共同建立鑑定體制,共同培育新一代產業人才,同時也促進企業給予通過鑑定的考生,優先面試聘用,甚至是給予獲證者加薪的機會。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接受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針對產業趨勢人才養成,策劃人才能力鑑定制度,更進一步引導學校及培訓機構設計課程,讓學生不會在面對快速變化的抓不到方向,有效降低學用落差,未來在從事相關產業時,能夠具備就業即戰力。
要能符合智慧化生產工程師初級鑑定合格的能力表現,成為智慧化生產領域專業人員,基本要求是能夠了解智慧製造生產線,所具備的各項管理基本知識,並且有實際應用的能力,這是最基本的入門水準。如果你打算參與鑑定,有兩項考科1.生產與作業管理基礎2.智慧製造生產線管理基礎。
「生產與作業管理基礎能力指標」規劃鑑定之能力指標為具備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及工業工程(IE)基本概念,以及生產流程與管理概念。能有效掌握人、機、料等狀況,能夠配合生產計畫如期生產。此外具備品質管理基本概念,能夠執行品質檢驗、收集與分析品質數據並掌握技術文件版本正確性。
「智慧製造生產線管理基礎」是指具備智動化設備之生產管理基本知識,能夠操作設備、簡易清潔保養與故障排除。並且了解智慧製造與智慧化現場管理基本概念。
智慧化生產工程師進階到中級水準,則得熟知智慧製造生產業管理基礎知識,能夠應用及整合智慧製造生產線所需具備的基本原理,更能夠進一步改善生產線的效率,維護智慧製造設備,落實生產線的精實管理。考科則是1.智慧製造生產與作業管理之實務應用2.智慧製造設備與製程管理之實務應用。
「智慧製造生產與作業管理之實務應用」關鍵能力指標需要熟知生產管理基本概念,運用於智慧製造生產線管理。能夠執行品質檢驗、即時收集與分析品質數據。能夠長期蒐集重要資料與執行大批量品質管理,進而掌握生產線品質之領先指標。「智慧製造設備與製程管理之實務應用」鑑定之能力指標為,需要熟知智慧製造設備知識,能夠操作智慧製造設備與了解設備操作性能,並能調整設備參數。具備智慧製造管理介面基礎知識。熟知生產線智慧化需求,能與設備供應商正確溝通。最後一項指標,就是還具備智慧製造設備維護的能力。
「智慧化生產工程師」評鑑主題與評鑑內容如下:
L1 初 級 | ||
---|---|---|
科目 | 評鑑主題 | 評鑑內容 |
L11生產與作業管理基礎 | L111 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 L11101生產計畫基礎知識 |
L11102生產組織管理 | ||
L11103生產控制 | ||
L11104生產統籌 | ||
L112 製造流程管理概念 | L11201途程管理概念 | |
L11202製造材料清單(MBOM) | ||
L11203工作標準作業程序 | ||
L113 物料管理概念 | L11301物料需求規劃(MRP) | |
L11302在製品(WIP)及現場倉管理原則 | ||
L11303物料進出管理 | ||
L114 工業工程(IE)基本 概念 | L11401工作研究基本概念 | |
L11402標準工時概念 | ||
L11403 工廠之稼動率、良率、效率指標 | ||
L115品質管理基本概念 | L11501管制圖設計之基本原理 | |
L11502品質分析與管制 | ||
L11503品質成本概念 | ||
L12智慧製造生產線管理基礎 | L121智動化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 L12101生產系統概念(ERP/MES) |
L12102自動設備特性、功能及設備差異,與其操作簡介 | ||
L12103簡易設備保養基本知識(含預防性保養、基本故障排除) | ||
L12104自動設備參數管理(含預測保養參數) | ||
L12105智慧製造設備管控介面基本知識 (如:辨識智慧設備介面需求、開立規格及介面資料的擷取) | ||
L12106智慧化現場管理基本概念 | ||
L122智慧製造基本概念 | L12201物聯網基本概念 | |
L12202人工智慧基本概念 | ||
L12203網宇實體整合(CPS)基本概念 | ||
L12204製造執行系統(MES)管理基礎與製程優化資料分析之基本概念 (如:資料分析的基礎能力、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批次生產比較管制(run to run control)、流程決策分析與優化) | ||
L123設備操作實務 | L12301自動生產設備基本操作知識 | |
L12302自動設備特性及差異辨識(稼動率、良率、效率指標) |
L2 中 級 | ||
---|---|---|
科目 | 評鑑主題 | 評鑑內容 |
L21智慧製造生產與作業管理之實務應用 | L211 智慧製造工廠管理實務與應用 | L21101 狹義與廣義生產管理概念 |
L21102 精實管理基本概念 | ||
L21103 智慧工廠技術綜觀 | ||
L21104 智慧化現場管理基本原理 | ||
L21105 智慧製造執行系統綜觀基本概念 | ||
L212 生產流程與產品品質優化 | L21201以製造執行系統(MES)智慧管控全廠生產資訊流及物流之基本概念 | |
L21202 製造執行系統(MES)與設備整合之基本概念 | ||
L21203 生產管理巨量資料收集、分析、管理與應用之基本概念 | ||
L21204 生產排程優化之基本概念 | ||
L21205 生產線平衡與改善之基本概念 | ||
L21206 生產品質要因分析之基本概念 | ||
L21207 即時生產資訊之收集與應用之基本概念 | ||
L22智慧製造設備與製程管理之實務應用 | L221智慧製造設備與製程管理 | L22101物聯網基本原理 |
L22102網宇實體整合(CPS)基本原理 | ||
L22103自動設備管理與維護基本概念 | ||
L22104智慧製造設備管理與維護基本概念 | ||
L22105生產工程巨量資料即時收集、分析、管理與應用(設備/製程參數) | ||
L222智慧製造管控及介面知識 | L22201感測器導入工業應用之基本概念 | |
L22202機器視覺導入工業應用之基本概念 | ||
L22203機器人之整合製造基本概念 | ||
L22204設備電腦化管控系統的通訊建構技術基本概念 | ||
L22205智慧型控制應用基本概念 | ||
L22206智慧製造管控介面之管理與維護基本概念 | ||
L223智慧設備操作實務 | L22301智慧製造設備操作知識 | |
L22302智慧設備特性及差異辨識(稼動率、良率、效率指標) |
智慧化生產工程師進階到中級水準,則得熟知智慧製造生產業管理基礎知識,能夠應用及整合智慧製造生產線所需具備的基本原理,更能夠進一步改善生產線的效率,維護智慧製造設備,落實生產線的精實管理。考科則是1.智慧製造生產與作業管理之實務應用2.智慧製造設備與製程管理之實務應用。
若您有意報考本年度智慧化生產工程師─第一次初級考試能力鑑定,個人報名受理方式採取網路報名,至107/3/30截止;團體報名請洽各系系辦,至107/4/10截止,考試日期統一於107/5/26進行。中級考試能力鑑定,受理報名則是於107/6/30截止,考試預計於2017/8/25進行。報考資格及考科相關參考書目,詳情可至官方網站查詢。
作者: 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推動小組 / 工研院產業學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