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經濟部 人才快訊
Browsing all 58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產業能力鑑定 7:電路板製程工程師

隨著全球消費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升溫,進而帶動電路板(PCB)產業迅速成長,因應此趨勢牽引出各國PCB的人才需求日增,故我國更須具有規模的人才培育和專業認證的相關制度,以提升電路板產業面臨未來其它國家競爭挑戰之需。專家共識,設立鑑定基準「產業人才能力鑑定」以專業職務之職能基準為基礎,評鑑專業系統化發展電路板製程工程師人才之能力。通過評鑑者,可獲得認同企業優先面談聘用之機會,並作為個人能力之評估,以全...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產業能力鑑定 6:食品品保工程師

台灣一向自豪美食王國的美譽,推薦外國友人也必訪台灣美味夜市小吃,根據2015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票選全世界10大美食城,台灣以壓倒性勝利多出亞軍3倍票數拿下冠軍。「台灣食物尚好呷~!」一直是國人引以為之榮耀,確因一連串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打擊多數消費者的信心。細看食品產業的經濟貢獻,台灣食品工業(含菸草)2014年年產值達6,542億,佔製造業整體產值的4.5%,在製造業排名第8。全台食品...

View Article


讓退休潮,成為企業轉型的助力

51 歲的 Tony 才剛過半百,工作已年滿30年。他從退伍後,一直在清潔用品製造業工作。退休前,他在中國華南地區管理工廠,不論是產品的生產製造流程,或是建廠的經驗、廠務管理都擁有深厚的經驗值。退休返台後,除了陪伴家人,也曾想再進入其他企業,只是,薪資不如預期,工作30年後,對全職工作也有點意興闌珊。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一家新創有機清潔品的年輕創業家 Jerry,Jerry 無法負擔 Tony...

View Article

論活用中高齡人力資源

先進國家高齡化的趨勢讓活用中高齡人力資源變成必須積極面對的議題。依據聯合國的估計,2015-2030年間,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會增長56%。我國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預估於2018 年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View Article

數據科學家:如何躋身「最性感職業」?

自從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刊出《數據科學家:21世紀最性感的職業》這篇文章後,Data...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活化中高齡人力資源

一、台灣中高齡化勞動市場現況與價值台灣中高齡人力資源過早離開職場,使公司的知識與經驗逐漸流失,是企業面對的重要挑戰,如何活用台灣中高齡人力資源,將成為社會及企業的一大考驗,不僅影響員工生理、心理及家庭,還將改變整體經濟生產力、醫療照護體系及產業結構等;與主要國家比較,我國中高齡各年齡層勞參率均低於韓、日、美等國。從圖一中,已得知近十年來中高齡人口勞參率的變化狀況,企業應當開始重視中高齡人才的價值並思...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企業運用高齡人力資源的現況與趨勢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與預測,1993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推估民國2018年此比率將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於民國2025年甚至達到20%,成為超高齡社會。另一方面新世代的年輕人在職場與社會上正面臨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低薪、 失業、高房價等困境,使得我們的新生兒出生率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敬陪末座,這...

View Article

日本銀色人力開發術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發現,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可減少5%;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2013年發表的研究亦指出,退休後自覺健康良好的比例下降四成、四成的人退休後出現憂鬱症狀,可知工作久一點,對維持健康也是好事。但「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卻指出,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未及60歲,相較於日韓、新加坡等鄰近國家,特別是日本,其男性實際退休年齡為69.1歲,女性66.7歲,台灣顯然有「早退」現象。儘管《勞動基準法》於2...

View Article


南韓漸進式延後退休制度

南韓自2007年開始正式推動延後退休制(Deferred Pension...

View Article


AGE Platform 推動歐洲中高齡工作政策

人口結構急遽變化,高齡化社會早已誕生,生育率大幅降低不足以維持年齡結構平衡,致使勞動生產力持續老化,險象環生的社會現象、政策環環相扣,蔓延全球各國,這些潛在且持續性的問題不斷公開對話並討論著。歐洲中高齡平台(AGE Platform Europe)談到歐洲中高齡工作政策,得要介紹成立於2001年的歐洲中高齡平台(AGE Platform...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產業能力鑑定8:工具機機械設計工程師

所有機械設備製造都需要使用工具機,工具機產業有如製造業發展的基石,可以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模具、航太……等各種產業,是極重要的基礎產業,因此關於工具機機械人才的職能培育,一直都是一項關鍵的課題。客觀篩選評核人才隨著台灣產業結構改變,製造業已由傳統產業轉型為科技產業,因此高品質生產設備的需求不斷提高,工具機產業也需創新升級,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工具機機械設計工程師能力鑑定」是以工具產業之職能基準為基...

View Article

新南向政策 強調經貿與人才交流

行政院於105年9月5日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將秉持「長期深耕、多元開展、雙向互惠」核心理念,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以及民間企業與團體的資源與力量,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本推動計畫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政策協調及推動執行,務求各相關部會擬...

View Article

資料經濟崛起 人才需求看俏

近年來巨量資料(Big...

View Article


數位媒體改變生活與工作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刺激之下,科技的創新及數位化正逐漸重塑我們的公眾、個人及職業生活,而媒體、娛樂及資訊產業(Media, Entertainment, Information,...

View Article

爭取優秀IT人才 日本全方位攬才

我國政府因應人才缺口,刻正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包括吸引更多東南亞等國優秀學生來台就學並留台工作。日本自2015年起即展開一連串外國人居留法規鬆綁與友善就業環境措施,並針對IT專門人才推出各種產學合作措施積極攬才。IT人才不足問題嚴峻日本國內為因應實施「個人證號制度」及更新系統的需求,IT人才不足的問題日漸嚴峻。此外,距離2020 年東京奧運只剩4年,日本企業也亟需要在解析龐大電子數據資料「Big...

View Article


CareerOneStop:美國職業生涯及就業平台

美國勞工部的生涯輔導網站CareerOneStop,提供整合職業生涯訊息的網路平台,目的在於幫助求職者、學生、勞工、人資單位及雇主,可以有效運用資源藉以達到自我發展,並在新經濟環境下做出有效的決策。美國勞工部也希望透過政府單位來提供資訊工具,成為全面性且值得信賴的勞動力訊息電子資訊供應者,冀望藉此促進商業繁榮及勞動力發展。提供個人職涯規劃輔助工具CareerOneStop廣泛地整合了各式政府及民間平...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德國立方體學院 : 確保4.0人才職能品質

德國「立方體學院」(Academy Cube)首創以線上平台形式、結合就業媒合與E-Learning課程,目標在創造求職者與求才企業雙贏,同時解決南歐國家青年高失業率與德國(含歐洲其它國家)的工程師人才荒問題。「立方體學院」(Academy Cube)非營利企業成立背景與目的2013年3月德國CeBIT電腦展上宣布啟動、由SAP等企業及學研機構等共同提出的「立方體學院」(Academy...

View Article


荷蘭EP-Nuffic : 人才培育的國際化

在現今這個資訊流通、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之間的連結與相互影響,並非僅限於表面的關係,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因此,如何培育出能適應全球化變遷的國際型人才,並以此增強國家的優勢與競爭力,實是刻不容緩。荷蘭的EP-Nuffic組織即是在此種背景下成立,而它最主要的NEP TMT (Tailor-Made Training Programme)計畫也是由此應運而生。一、...

View Article

臺灣的創新創業資源

創新創業人才一向在國際交流過程中受到重視,面對全球搶人才、興創業的經濟氛圍,政府己做好準備,以「團隊合作,一條龍服務」思維,全力打造友善便利的創業環境,共同接迎全球化創新創業之戰。政府集結多方之力,打造「國際級」創新創業環境行政院集結跨部會資源,結合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企業組織,共同以產、官、學、研四方之力,攜手打造國際級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在建構國內創業環境,優化創業生態體系上,運用「網實整合」模式...

View Article

人才培育有待業者和學校搭檔共創雙贏

約十年前,筆者在主持的普通大學裡,著眼於學生到業界職場實習的重要性,但多數業者認為暑期實習太短不表歡迎。筆者因此推動大四學生每周職場實習四天、回校上課一天,廠家需按月支給實習生2萬6千(26K)元津貼,但不能要求實習生畢業後一定須到實習廠家就業的方案。當時,有一家專注半導體IC測試的合作廠家,先後接受了61名大四實習生,結果這些實習生畢業及服役後全數到該廠就職。該廠家負責人為了讓學生提前理解半導體I...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58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